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吉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年12月17日邀请西华大学郑小明教授举办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
郑小明教授首先对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强调了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紧密结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随后,郑教授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四个讲清楚”展开深入阐述。
一是讲清楚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郑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在课堂上生动讲述这些改革故事,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二是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化进程加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郑教授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如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等外部因素,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矛盾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内部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紧迫感,树立优化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三是讲清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当前目标。郑教授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改革,能够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同时,明确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励学生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四是讲清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为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学生都应当增强责任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座结束后,李小平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李院长首先强调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接着,李院长从“为什么要融入”和“如何融入”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自信。李院长强调,一是要解决好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二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三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为全会精神的有效融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四是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于吉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