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9日,吉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全体党员走进井冈山三湾改编旧址,开展了一场以“三湾改编精神指引下的基层党建铸魂工程”为主题的党日活动。通过实地触摸历史、情景化互动、校地共建实践,让“党指挥枪”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基层党建中焕发活力。
清晨的三湾村薄雾缭绕,全体党员肃立在枫树坪旧址前,支部书记领誓的入党誓词声穿透百年古树。“当年毛委员在这里缩师为团,今天我们也要在组织建设中守正创新!”宣誓结束后,党员们围坐在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改编会议的石阶上,逐句诵读《三湾改编决议》。井冈山市委党校讲解员指着石缝中顽强生长的野草说:“就像这些扎根石缝的生命,三湾改编的精神密码就在于‘把支部建在最基层’。”
在士兵委员会旧址的土墙前,一场特殊的“民主实践”正在进行。党员们用红布条模拟士兵委员会选举,支部书记高举自制的“士兵权益提案本”:“当年红军战士能提‘不打骂士兵’的制度,今天我们的组织生活也要发扬这种民主作风!”党史专家随即掏出泛黄的《一个士兵委员的日记》复制件,党员教师贾志鹏戴上红军斗笠,声情并茂诵读日记中“官兵同吃红米饭”的片段,引得围观老师们鼓掌叫好。
教学改革同步发力。党员教师将三湾改编场景搬进课堂:用竹筒制作“士兵提案箱”收集学生思想动态,设计“扁担上的微党课”带学生重走改编行军路。在枫树坪古樟下,教师们现场打磨出《从士兵委员会看班级民主管理》教学案例,支部书记提议:“下学期开学第一课,我们就带学生用红布条模拟‘支部建在连上’!”
夕阳为三湾改编纪念碑镀上金边,活动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声中落下帷幕。返程路上,党员们肩挑村民赠送的竹篓,篓里装着自制的“红军干粮包”和《三湾村红色故事集》。支部书记总结道:“这篓子里装的不只是红米南瓜,更是沉甸甸的育人资源。我们要让三湾改编精神像井冈翠竹一样,在新时代思政课堂节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