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建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活动
穿越时光隧道,增强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简报
发布时间:
2023-02-22
来源:
阅读人数:

2023年2月2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全体同志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以“穿越时光隧道,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通过实地研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党员教师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注入鲜活素材,进一步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承载着“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文化内涵。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教师们系统学习了从115万年前至1840年陕西地区的历史脉络,重点围绕周、秦、汉、隋、唐等中国古代鼎盛时期的文化成就展开研学。通过青铜器、陶俑、壁画等珍贵文物,同志们直观感受到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艺术等领域的辉煌成就,深刻体悟到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化遗产,不仅印证了陕西作为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的历史地位,更成为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活动中,党总支注重将历史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同志们结合思政课教学需求,深入探讨如何将博物馆的实物展陈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例如,周代礼乐制度中蕴含的“德治”思想、秦汉大一统格局下的制度创新、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象等,均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提供了鲜活案例。唐诗茹老师提出,可通过“情境还原”“文物叙事”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触摸历史中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内在逻辑,从而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源的认知。

实地研学结束后,党总支组织专题研讨。同志们一致认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构建“历史—理论—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框架。例如,通过解析唐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可引导学生理解文明交流互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通过对比古代治国理念与当代国家治理体系,可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和制度优越性。研讨中,多位教师分享了“口述史实践教学”“红色文物微课堂”等创新思路,强调要运用数字化技术、跨学科方法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沉浸式研学,党员教师们不仅深化了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理解,更坚定了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决心。同志们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路径,用好用活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联系电话
400-630-2020
关注我们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8 11: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