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建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活动
扁担肩挑铭赤胆 谷公躬行践初心——学院党总支赴石板岩镇开展深化为民担当主题实践
发布时间:
2025-08-25
来源:
阅读人数:

2025年8月24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吉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由钟学娥副书记带队,组织全体党总支党员同志开展了一场深刻的党日活动。作为红旗渠精神主题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聚焦党性锤炼与思政育人,通过现场教学、实地参观和案例学习等方式,引导党员同志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汲取精神养分,强化初心使命。活动依托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精心安排,从朝阳村的“两山”理念实践教学到扁担精神纪念馆、谷文昌事迹展的沉浸式体验,每一环节都旨在深化对党的忠诚与担当的认识,为思政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

活动伊始,党总支一行来到石板岩镇朝阳村村委会,接受红旗渠干部学院组织的现场案例式教学:“两山”理念在林州的生动实践。教学以林州从贫困山区到生态文明典范的转变为主线,生动阐释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林州如何实现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粗放发展,到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转型。教师们聆听了红旗渠干部学院教师的讲述,回顾了“大跃进”时期生态破坏的教训,以及新时代以来林州通过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推动生态旅游等举措,实现“两绿”(绿色城市、绿化森林)和“两富”(富经济、富民生)的辉煌成就。党员同志们深刻认识到,这一转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引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为子孙后代守护好绿水青山。这一教学不仅强化了党员对“两山”理念科学内涵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作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通过实地案例,党员们的心灵受到深刻洗礼,党性修养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得到升华,大家纷纷表示,这堂课是“两山”理念人本性和辩证性的鲜活体现,提醒我们思政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学生心灵。

随后,党总支移步至“扁担精神纪念馆”,重温了物资匮乏年代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馆内展品和故事生动再现了太行山区党员同志如何用一根扁担挑起物资,保障群众日常所需,克服“太行山高行路难”的困境。党员们驻足于“一户人家也要送”“一支破伤风针”“一串钥匙寄深情”等感人故事前,这些细节深刻诠释了党员干部“吃苦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红旗渠建设时期,正是这种“一根扁担挑到底”的执着,架起了党群“连心桥”,为今天的繁荣奠定了基石。

参观过程中,党员教师们深受触动,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如何在新时代传承这种精神。有教师指出,扁担精神是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核心延伸,它启示我们思政教育要强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课堂案例培养学生服务人民的奉献意识。这一环节不仅是一次历史回顾,更是一次党性淬炼,党员同志们的心灵在担当与奉献的叙事中净化,坚定了为党育人的信念。

下午,活动进入高潮,党总支参观了“谷文昌生平事迹展”,主题为“追寻谷公足迹,永葆公仆情怀”。展览通过丰富史料和影像,展现了谷文昌同志作为党的好干部、人民好公仆的光辉一生,他带领群众治沙造林、改善生态,践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崇高精神。党员们在聆听讲解中,被谷文昌的初心使命所震撼,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正是红旗渠精神在个体层面的生动写照。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大家深刻体会到,谷文昌的事迹是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它凸显了党“为人民办实事”的根本宗旨,启示我们要在教学中融入公仆情怀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刻哲理。这一参观不仅强化了党员的忠诚意识,更在精神层面带来洗礼——大家一致认为,谷文昌精神是党性修养的标杆,提醒我们思政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党的理论转化为育人实践。

整场党日活动在思想碰撞中圆满结束,成效显著。通过一天的沉浸式学习,党员同志们不仅在党性上得到深刻洗礼——从“两山”理念的教学中坚定了党的领导信念,从扁担精神中汲取了服务群众的担当,从谷文昌事迹中升华了公仆情怀——更在思政育人上获得新启发。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大家纷纷表示要将红旗渠精神、“两山”理念等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教学,以生动案例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奉献精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党员的思想境界,更夯实了思政教育的实践根基,彰显了党总支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东部新区成简大道二段123号
电话:400-630-2020
邮编:641423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09: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