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实践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教学
吉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旗渠精神专题培训班关于理论铸魂文化润心的研修学习
发布时间:
2025-08-28
来源:
阅读人数:

为提升思政教师教学水平,拓宽教师视野,2025年8月26日,吉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在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和马氏庄园开展了丰富且充实的研修学习活动。

上午,在红旗渠干部学院18号楼316教室,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教授赵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及热点问题》。赵林教授在时政及理论讲座领域经验丰富。他深入剖析了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数据,解读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的微妙变化,以及在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与应对策略。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讲座为大家理解国际形势提供了宏观视角,也为今后思政教学中有关国际形势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与思路。

下午,教师团队乘车抵达位于安阳县蒋村乡西蒋村庄园大道1号的马氏庄园。这座庄园不仅是清代广东巡抚马丕瑶的故居,更是马氏家族“耕读传家、忠君报国”精神的物质载体,被誉为“中州第一官宅”。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老师们循着历史脉络,逐一参观了家庙、住宅、书院等区域,沉浸式感受马氏家族的精神传承。其中,讲解员重点介绍了马氏家族的核心人物:作为家族支柱的马丕瑶,历任山西按察使、广东巡抚等职,任职期间以“清廉勤政、体恤民情”著称——在山西任上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在广东推行洋务、抵御外侮,其“不爱钱、不怕死”的为官箴言,至今仍刻于庄园楹联之上,成为后世为官者的精神镜鉴;马丕瑶之女马青霞,更是近代著名的女革命家、教育家,她散尽家财创办新式学堂、资助革命事业,被誉为“南秋瑾、北青霞”,其“天下为公、教育救国”的理念,在庄园内的“蚕桑学堂”旧址仍能清晰感知;马丕瑶之子马吉樟,虽身居要职却始终坚守“耕读为本”的家风,注重子女品德教育,其手书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家训,至今仍悬挂于庄园正厅,传递着勤俭持家、崇文重德的传统美德。

老师们在参观中不时驻足思考,纷纷表示:马氏家族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爱国担当、清廉自守、崇文重教、革新图强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也与当代思政教育倡导的价值观高度契合。这些鲜活的人物事迹,不仅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传统士大夫阶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更为今后在思政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美德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教学案例。

此次研修学习,让吉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既深化了对国际形势的认知、夯实了思政教学根基,又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养分、丰富了思政教育内涵。后续,教师团队将把研修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动力,进一步创新思政课堂形式、提升育人实效,为推动学院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联系电话
400-630-2020
关注我们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8 11:47:06